麻豆人妻随时随地观看-麻豆国产精品-麻豆入口

“反內卷”之戰開打! 產能過剩危機下如何破解行業內卷?

來源:砂石骨料網
時間:2025-07-12
目前,減產已帶動部分行業價格反彈,如光伏多晶硅期貨單日上漲7%,鋼鐵鐵礦石期貨價格回升,但漲幅預計弱于2015年。但光伏、鋼鐵、水泥等產品市場價格是否會長期穩定,還有待驗證。

現階段,傳統產業供需失衡,產能過剩現象愈演愈烈。

2024年7月30日,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防止“內卷式”惡性競爭,暢通落后低效產能退出渠道;2025年7月,中央財經會議再提出“解決企業低價無序競爭”,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,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,簡稱“反內卷”政策,被市場認為“供給側改革”的2.0版。

據了解,2015年供給側改革版1.0,以行政手段強行淘汰煤鋼等傳統行業過剩產能,使鋼價上漲了50%以上。此次供給側改革2.0版發布,多個行業迅速啟動減產以緩解產能過剩和內卷競爭,吹起的“反內卷”號角。

其中,光伏、鋼鐵、水泥行業反應敏捷,已迅速開展減產工作。自7月1日起國內十大光伏玻璃廠商決定集體減產30%,旨在扭轉價格倒掛局面;唐山、江蘇多地鋼廠收到減排限產通知;?水泥行業計劃實施錯峰生產和區域協調定價,目標淘汰20%-27%落后產能,以緩解行業“內卷式”競爭。

目前,減產已帶動部分行業價格反彈,如光伏多晶硅期貨單日上漲7%,鋼鐵鐵礦石期貨價格回升,但漲幅預計弱于2015年。但光伏、鋼鐵、水泥等產品市場價格是否會持續反彈,還有待驗證。

圖片 1.png

產能過剩造成低價惡性競爭?

近年來,我國建材行業正處于深度調整期,供需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。根據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最新數據顯示,2024年建材行業產能利用率僅為68%,較2020年下降12個百分點。以水泥、商品混凝土、砂石等為代表的傳統建材產業鏈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,上下游企業均陷入"增量不增收"的發展困境,面臨著產能過剩和價格競爭激烈的問題。

在某些產能過剩的地區,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份額,以壓低價格的方式競爭,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。從業者指出,為降低價格和成本,有的企業選擇利用優勢地位,向上下游“強行壓價”、延長賬期、轉嫁壓力。為降低價格和成本,還有的企業偷工減料、減質減配,跟風模仿、抄襲專利,惡意抹黑、虛假宣傳,劣幣驅逐良幣,產業生態亟待優化,產能過剩引發的惡性競爭亟需改變。

圖片 2.png

1、水泥價格一度跌至160元/噸左右

從水泥行業來看,據國家統計局,2024年全國水泥產量18.25億噸,同比下降9.5%,產量創十五年最低值。2025年1-5月,全國水泥產量6.59億噸,同比下降4%。其中5月水泥產量同比下降8.1%。供給端,水泥熟料產能超產嚴重且自然出清慢。由于“內卷”嚴重,2024年,水泥價格持續走低,甚至較為發達的地區水泥價格長期徘徊在200元/噸左右,部分地區水泥價格一度跌至160元/噸左右,已經脫離水泥實際生產成本。2025年,國內水泥需求預計繼續下跌5%-8%,“反內卷”斗爭仍然任重而道遠。

2、混凝土行業利潤率跌破生存紅線

從商混行業來看,2024年全國混凝土需求量同比下降42%-58%,部分區域降幅超60%,行業利潤率跌破生存紅線,陷入“量價齊跌”的發展困境。部分企業采用“成本倒掛”策略,以低于生產成本線的價格搶奪訂單;原材料采購環節出現“以次充好”現象,劣質粉煤灰、砂石、違規添加劑的使用比例較三年前上升37%,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。

3、砂石價格下跌高達23元/噸

從砂石行業來看,供需格局發生根本性轉變,大型生產線集中投產推動供給激增,而房地產低迷與基建放緩導致需求持續萎縮,產能過剩日漸加深,競爭態勢愈演愈烈。據砂石骨料網數據中心統計,2025上半年,長江砂石價格環比同比“雙降”創新低,其中,碎石價格普遍下行,最高達下跌23元/噸,跌幅39.4%;機制砂方面,最高達下跌19元/噸,同比跌幅30.9%。未來,隨著新增產能釋放,疊加需求萎縮,供需失衡或將愈加嚴重。

圖片 3.png

建材行業“反內卷”之戰開打!

針對內卷式競爭,各行各業開展自查,已吹起的“反內卷”號角。其中,光伏、鋼鐵、水泥行業反應敏捷,已迅速開展減產工作。其中,光伏玻璃十大企業2025年7月起集體減產30%,推動多晶硅價格回升;

水泥行業中,2025年7月1日,中國水泥協會發布《關于進一步推動水泥行業“反內卷”“穩增長”高質量發展工作的意見》,鑒于當前國內大多數水泥企業實際熟料產能大于備案產能的情況,要求實際產能大于備案產能的企業盡快補齊產能差額并完善備案、環評、能評等相關手續,依法依規按備案日產能和年產能組織生產。

鋼鐵行業也傳出了限產傳聞,唐山多家鋼鐵企業確認,收到了7月4日—15日燒結機限產30%的通知,預計燒結礦日產或將減少3萬噸。受此消息影響,重慶鋼鐵、柳鋼股份、首鋼股份等鋼鐵股紛紛上漲。

另外,2025年6月,混凝土行業發布《混凝土行業自律公約與高質量發展倡議書》,聚焦協同發展、質量追溯、價格自律(反對低于成本價)、數字賦能及綠色轉型,建立“優質優價”機制,通過全鏈條質量追溯重塑行業生態。國家層面明確“反內卷”導向,水泥行業通過產能核查/置換加速出清,混凝土行業則依賴市場化自律改革。

圖片 4.png

整治“內卷式”競爭!中央再釋放重磅信號

2024年7月,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要強化行業自律,防止“內卷式”惡性競爭;強化市場優勝劣汰機制,暢通落后低效產能退出渠道;

2025年的《政府工作報告》對綜合整治“內卷式”競爭作出了相關安排,深化市場化改革,打破地方壁壘,規范地方政府行為,防止不公平競爭等;

2025年,全國兩會期間,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主動破除地方保護、市場分割和“內卷式”競爭;

2025年6月,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,貫徹黨中央關于綜合整治“內卷式”競爭精神,完善了相關規定,首次將“預防內卷式競爭” 寫入立法目的,明確禁止平臺強制商家 “低于成本價銷售”。

2025年7月,中央財經會議再釋放“反內卷”重磅信號,幾組語義密集、信號清晰的關鍵詞引起關注:“依法依規整治企業低價無序競爭”、”構建統一大市場制度規則”、“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”,或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.0版即將登場。據悉,這樣的描述,還是在2015年,發布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1.0——“三去一降一補”,開啟了對鋼鐵、水泥、煤炭等行業的深度出清。這一輪改革幫助中國在供需錯配的泥淖中重新站穩腳跟。

此次,供給側2.0版或將形成“行業自律+法制底線+技術倒逼”組合拳,強制落后產能有序退出,整治低價無序競爭,部分行業或將實現從“量本位”粗放增長向“質本位”高質量發展的轉型,各行各業可重點關注。

圖片 5.png

如何破解內卷式競爭?

當下,“內卷式”競爭表現不同、特征各異,涉及企業、行業、地方政府等多個方面。從企業看,有的依賴“價格戰”,忽視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升,有的注重眼前利益,忽視長期技術積累和品牌建設。

從行業看,部分行業發展進入成熟期,市場需求趨于飽和,一些鏈主企業采取降價格、轉成本、存量博弈的方式競爭,導致行業整體利潤空間受到壓縮。

從地方政府看,有的設置隱形市場壁壘,有的不顧實際條件盲目上馬新興產業、重點產業,造成大量重復建設。

綜合來看,“內卷式”競爭是各種因素綜合形成的,如何有效整治“內卷式”競爭?建材行業在當前供給不斷失衡、價格下跌的情況下,又要如何破解內卷式競爭?你認為能從哪些方面“反內卷”,歡迎留言評論。

編輯:賈林娜

---轉載請注明“文章轉自:砂石骨料網”